最新更新文章排行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普

鄱阳湖何以成为冬季候鸟家园

时间:2022-06-15人气:作者: lmt

屏幕截图 2022-06-15 190440.png

“鄱湖鸟,知多少,飞时遮尽云和月,落时不见湖边草。”这首民谣形象地描述了候鸟在鄱阳湖越冬的壮观场景,也展现出鄱阳湖作为冬季候鸟家园的美丽画卷。

  鄱阳湖是“东亚—澳大利西亚”候鸟迁徙路线上最重要的水鸟越冬地,共记录到鸟类20目76科235属462种,占我国1445种鸟类的31.97%。2021年新年伊始,根据江西省对鄱阳湖越冬水鸟开展的全湖调查,共监测到越冬水鸟68种,数量达68万余只。

  在鄱阳湖越冬的水鸟不仅种类多、数量大,而且珍稀濒危种类之多也为国内外罕见。相关监测显示:约有4000只白鹤和超过3万只鸿雁在鄱阳湖越冬,均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越冬候鸟种群;此外,占全世界80%的东方白鹳也在此越冬。白鹤、鸿雁、东方白鹳、小天鹅、白琵鹭等18种水鸟均超过占全球种群数量1%的国际重要湿地标准。在鄱阳湖越冬的水鸟中,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受威胁的物种有23种。其中,白鹤、青头潜鸭、勺嘴鹬属于极危等级(CR);东方白鹳、黑脸琵鹭、中华秋沙鸭、大杓鹬、小青脚鹬和大滨鹬属于濒危等级(EN);小白额雁、鸿雁、白头鹤、白枕鹤等13种属于易危等级(VU)。

  鄱阳湖是一个过水性、吞吐型湖泊,与长江的天然联系成为湿地发育的重要水文环境,而丰枯季的水文节律则造就出多样化的生境,为越冬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栖息地环境。

  鄱阳湖存在着明显的洪、枯水期水位变化:每年4月至9月为汛期,湖水水位上涨,中高水位持续;10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,水位迅速下降,呈现出“洪水一片、枯水一线”的特点。在枯水期,随着水位下降,水落滩出,形成广阔的洲滩和独立的碟形湖。等到10月至11月份,大批越冬候鸟陆续到达,在主湖区、洲滩和碟形湖栖息,次年3月再陆续离开。年复一年的丰枯水文节律变化,直接驱动了鄱阳湖湿地的植物生长、鱼类繁育与候鸟栖息,可谓“恰逢其时”。


标签: